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走进罗城 > 自然地理 > 地理情况
地理情况
       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理情况解放前,罗城全境不通公路、铁路。陆上交通,“非山路崎岖即鸟道羊肠”。水路运输,武阳江下游寺门—小长安—牛鼻河段,贝江下游三防(今属融水苗族自治县)—融水河段,东小江下游天河—祥贝(今属宜州市)—宜州河段,可通航小木船,直达柳州。但滩多水浅,运载量不大,运输周期长。除沿河圩村享其运输之利外,不能发挥多大作用。货物运输,主要靠人挑马驮。 民国23 年至36 年(1934~1937 年),罗城、天河两县县政府曾先后征款征工兴修县道、乡道。但当时所修的县道,由于工程艰巨,没有一条能通汽车;乡道多数是应付差事,有些路段甚至一动未动。 1952 年起,为了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,人民政府开始投资建挢筑路,采取专项拨款与地方自筹资金齐上的方法,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。1955 年先后修通了省道浮宜路、县道罗龙路,地方公路坝新线、官黄线。当年汽车开始运货。1958 年后修筑县道四环、天乔线,地方公路龙物线,当年拖拉机进行营运。60 年代修筑县道1 条,地方公路7 条,乡村公路4 条。1983 年公路里程总达、572.3 公里,98个行政村通车,占全县124 个行政村的79%。其中客车、班车路程长203 公里,通达11 个乡镇和39个行政村。 1985 年,全县通车里程达788 公里,其中省道1 条51 公里,县道4 条88 公里,地方公路19 条160 公里,乡村公路75 条489 公里。全县省道、县道、地方公路、乡村公路(含机耕路)形成了一个以东门镇(含东门乡)为起点,往桥头、寺门、龙岸、黄金、四堡、宝坛、乔善、天河、四把复迄于东门镇的县内环形公路网,西北连天怀、怀汝、甘才、宝坡、四坪等线、沟通兼爱、纳翁等大山区;西南连浮宜干线及东脉公路,沟通融水、宜山、柳城、柳州公路干线及黔桂。枝柳铁路干线。有汽车380 辆,拖拉机928 台,其它机动车84 辆,年客运量143.29 万人次,货运量1.41 万吨。全县100%的乡镇、84.25%的村委会都通了汽车,至1987 年,全县修筑桥梁71 座。 为了开发罗城煤矿,发展民族经济,1985 年国家投资修筑岔罗铁路,1969 年11 月全线铺轨完成。1970 年10 月1 日正式通车,枝柳铁路也通过罗城东部边境,1974 年9 月正式通车。 2011年,罗城港可到达柳州、梧州、广州及港澳,是河池市唯一的出海通道;枝柳铁路经过县境东部,罗(城)宜(州)二级公路连接宜柳高速公路,能快捷到达区内外各大城市。 罗城至融水二级公路、四把至环江油路、县城二环路等全区路网工程和天河至宝坛三级油路、乔善至纳翁四级水泥路等72条县级和农村公路先后建成通车。公路交通实现量和质的双重历史跨越,通车里程由2005年的240公里增至2010年的475公里,增长98%,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,规划中河池经罗城至桂林高速公路过境并于2017年开工建设。内通外联的便利路网格局基本形成。 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沿地带。地垮东经108°29′至109°10′北纬24°38′至25°12′之间。东北邻融水苗族自治县界,东南连柳城县境,西南接壤宜州市。西北与环江县接壤。北靠融水苗族自治县,全县东西最大横距68.2 公里,南北最大纵距64.8 公里。县城距河池市市政府所在地金城江区127 公里,南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390 公里,东南距柳州市111 公里。 枝柳、黔桂支线线岔罗铁路和省道204线过境。辖7个镇4个乡,自治县人民政府驻东门镇,行政区域面积2658平方公里。2011年末人口37.61万,其中乡镇人口33.6万。有仫佬、壮、苗、瑶、侗等少数 民族27.75万人。其中仫佬族人口12.47万人,占总人口的33.16%。人口自然增长率-9.17‰。耕地面积44835公顷,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840公顷,粮食播种(含复种)面积2.676万公顷,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4661公顷。有林面积17.49万公顷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,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,河池东部,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沿地带。地垮东经108°29′至109°10′北纬24°38′至25°12′之间。东北邻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界,东南交柳州市柳城县境,西南连本市宜州区。西北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接壤。全县东西最大横距68.2公里,南北最大纵距64.8公里。县城距河池市政府原驻地金城江区127公里,南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317公里,东南距柳州市111公里(公路距离)。 罗城的主要河流有武阳江、东小江两条。武阳江流域在县境东北部,境内流域面积1309平方公里,占全县总面积的50%;东小江流域在县境西部,西北部及中部,境内流域面积873平方公里,占全县总面积的33.3%。此外,县境西部有小环江的支流,境内流域面积87平方公里,占全县总面积的3.3%;县境中南部分布有地表河与地下河交错的地带,一些地表河流有的河段在地表,有的河段又潜入地下,汇入东小江流入宜山县,有的直接汇入龙江。这一地带,流域面积共349平方公里,占全县总面积的13.4%。